

精彩中原网讯 普通高中处在国民教育体系的中坚,在人才培养中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高中教育既直接决定高校生源质量,也深刻影响整个基础教育改革的方向。
“近年来,市民对优质高中教育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强,办好高中教育是增强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的重要举措。”2月8日,郑州市两会期间,郑州市政协委员、郑州市职业能力建设协会会长禹海军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据媒体公开报道,2024年,郑州市区中招考试报名人数为7.38万人,比2023年增加约2800人。郑州市区普通高中学校录取约5.4万人,占报考普通高中人数的75.4%,这意味着郑州市近2万名初中生无缘高中教育。
在禹海军看来,郑州市高中阶段学位供给仍需提高,优质普惠高中教育尚不能满足学子们对教育的“渴求”。
为此,禹海军建议,加大财政投入,扩大公办普通高中学位供给,推动高中阶段教育向普惠教育迈进,让尽可能多的考生享受到普惠教育的阳光雨露。建议郑州市明确高中阶段教育的投入强度,在新校建设、招生规模、师资配备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
“扩大普通高中招生比例,符合城市现实发展所需。让更多学子逐渐突出重围,让教育短板尽早补齐。”禹海军称,从学生意愿、家庭期待和学生终身发展来看,高中普惠教育的发展迫在眉睫。他认为,政府要积极引导民办高中阶段教育向优质方向发展。学生就读民办高中,需要支付高出公办学校很多的费用,然而却得不到与公办学校一样的教育,须积极引导民办高中阶段学校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办学水平,走优质发展之路。
此外,禹海军还带来了《关于发挥职业培训机构优势 增强应急安全教育培训的提案》。郑州市作为千万级别的人口大市,做好应急安全教育培训意义重大。在调研中,禹海军发现,目前郑州市在安全教育培训方面仍存在诸多不足,如覆盖面不够广泛,培训内容针对性不强,培训方式较为单一,理论讲授过多,缺乏实践操作和互动体验,从而导致培训效果打折扣。
对此,他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充分发挥职业技能培训学校专业优势,扩大安全教育培训覆盖面。通过与社区、学校、企业等合作,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安全教育培训网络。利用互联网平台,开发线上安全教育课程,为偏远地区居民和无法参加线下培训的人员提供便捷的学习途径。针对弱势群体,如老年人、残疾人等,开展上门安全教育服务,确保安全教育覆盖到每一个人。
二是增强培训内容针对性,将理论培训与实践相结合。组织专业团队深入调研不同行业、不同年龄段人群的安全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安全教育培训内容。例如,针对企业员工,开展与工作岗位相关的安全生产培训;针对学生,开设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防溺水等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课程;针对老年人,重点普及居家安全、防诈骗等知识。
三是创新培训方式,采用多样化的培训手段。增加实践操作环节,如组织消防演练、应急逃生演练等,让学员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安全技能;利用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技术,打造沉浸式的安全教育体验,提高学员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开展安全知识竞赛、主题演讲等活动,激发学员的学习积极性。
四是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师资队伍建设。选拔具有丰富安全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员担任安全教育培训教师,定期组织教师参加专业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不断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建立安全教育培训教师考核评价机制,对教学效果好的教师给予表彰和奖励,对不符合要求的教师进行调整,确保师资队伍的质量。(韩杉)
关键词:
郑州两会
责任编辑:韩杉
上一篇:李鹏、常宁、杨向阳任命为三门峡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员
下一篇:郑州两会 | 市政协委员侯占成:打通“断头路”,畅通城市交通“最后一公里”